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交通事故正文

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不赔钱怎么办

2025-11-03 04:23:12  分类:交通事故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韩冰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韩冰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河南归德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当遇到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且不赔钱的情况,受害者家属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逃逸者刑事责任,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民事诉讼要求赔偿。若对方有财产可申请强制执行,若无可执行财产可申请司法救助。

一、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不赔钱怎么办

当遇到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且对方不赔钱的情况,首先要明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属于严重的犯罪行为。受害者家属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公安机关对肇事逃逸者进行追捕和侦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通过追究其刑事责任,一方面是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另一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逃逸者及其家属施加压力,促使其积极赔偿。

2、提起民事诉讼

受害者家属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可以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逃逸者及其保险公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3、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法院判决赔偿后,逃逸者仍然拒不执行赔偿义务,受害者家属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可以查询、冻结、划拨逃逸者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财产,以实现赔偿目的。

4、司法救助

若逃逸者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受害者家属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司法救助。司法救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受害者家属的经济困难。

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不赔钱怎么办(0)

二、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不赔钱会被判几年

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不赔钱的量刑主要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同时结合具体的犯罪情节来确定。

1、法定量刑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2、不赔钱对量刑的影响

在司法实践中,逃逸者是否积极赔偿受害者家属的损失,是法院量刑时会考虑的一个情节。如果逃逸者不赔钱,没有对受害者家属进行任何经济补偿,法院在量刑时一般不会从轻处罚,会在法定量刑幅度内从重判处。例如,原本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的,可能会判处更接近上限的刑期。但如果逃逸者积极赔偿,取得受害者家属的谅解,法院可能会适当从轻处罚。

三、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不赔钱受害者家属如何维权

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不赔钱时,受害者家属维权需要通过一系列合理合法的措施。

1、收集证据

受害者家属要尽可能收集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事故责任认定书,受害者的病历、死亡证明,以及与肇事方的沟通记录等。这些证据对于确定肇事方的责任和后续的赔偿诉求非常关键。

2、与保险公司沟通

了解肇事车辆的投保情况,及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即使肇事逃逸,交强险在一定范围内仍然会承担赔偿责任。受害者家属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要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进行赔偿。

3、寻求法律援助

如果受害者家属经济困难,无力聘请律师,可以向当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会为符合条件的受害者家属指派律师,免费为其提供法律服务。

4、关注执行情况

在法院判决生效并进入执行程序后,受害者家属要密切关注法院的执行进展情况。及时向法院提供逃逸者的财产线索,协助法院开展执行工作。同时,要积极与法院执行人员沟通,了解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交通肇事逃逸致死不赔钱是一种严重侵害受害者家属权益的行为。受害者家属可以通过追究刑事责任、提起民事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等多种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积极收集证据,寻求专业法律帮助。如果大家在交通肇事赔偿等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赔偿金额的具体计算、保险理赔的流程等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将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