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信用卡不还,银行会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短信、电话催收,外包第三方催收,委托律师发律师函,向法院起诉,若持卡人仍不还款,银行可申请强制执行,持卡人还可能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恶意透支信用卡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持卡人欠信用卡不还款时,银行会按照既定流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内部催收。在逾期初期,银行一般会通过短信提醒持卡人及时还款,告知逾期的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若短信提醒没有效果,银行会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电话催收,提醒持卡人尽快还清欠款。
如果内部催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银行会将催收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催收机构。第三方催收机构的催收方式可能更为多样和频繁,可能会频繁联系持卡人及其紧急联系人,施加一定的还款压力。
当欠款逾期时间较长、金额较大时,银行会委托律师向持卡人发送律师函。律师函具有一定的法律威慑力,会明确告知持卡人其行为已经构成违约,要求持卡人在规定时间内还款,否则将面临法律诉讼。
若持卡人依然不还款,银行会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银行胜诉,持卡人需要承担诉讼费用等额外的经济损失。
如果持卡人在法院判决后仍拒不还款,银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持卡人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持卡人的财产等。同时,持卡人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被列入失信名单后,持卡人在很多方面会受到限制,如限制高消费,包括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不能入住星级酒店等,还会影响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
如果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可能会被认定为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 第七十条
在特殊情况下,确认信用卡欠款金额超出持卡人还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还款意愿的,发卡银行可以与持卡人平等协商,达成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5年。
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的内容应当至少包括:
(一)欠款余额、结构、币种;
(二)还款周期、方式、币种、日期和每期还款金额;
(三)还款期间是否计收年费、利息和其他费用;
(四)持卡人在个性化分期还款协议相关款项未全部结清前,不得向任何银行申领信用卡的承诺;
(五)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六)与还款有关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