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车祸自己全责且自己受伤了,应先确保安全并及时报警和联系保险公司,之后依据自身所购保险进行理赔,同时要保留好相关证据,若有争议可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当发生车祸且自己负全责同时自己受伤时,第一步要做的是保障现场安全。如果车辆还能移动,应将其移至不影响交通的地方,打开危险警示灯,并在车辆后方适当距离放置三角警示牌,避免二次事故发生。立即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向交警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情况等信息,若有人员受伤,要争取让伤者尽快得到救治。
及时联系自己的保险公司。向保险公司报案时,需准确告知事故的具体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等。不同的保险险种在这种情况下发挥不同作用。如果购买了车上人员责任险,这是专门保障本车驾驶员和乘客在事故中受伤的保险,保险公司会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在责任限额内对自己的医疗费用等损失进行赔偿。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比如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医疗费用发票等。这些证据对于后续的保险理赔至关重要。
若在保险理赔过程中与保险公司发生争议,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在诉讼过程中,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还可以向保险监管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处理,按照正确的流程和方法来维护自身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