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赖账不还法院如何执行

2025-10-31 19:20:18
0 浏览
推荐律师
黄志敏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福建格中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法院执行赖账不还的案件,通常会经历查询财产、采取执行措施、对被执行人进行限制和处罚等步骤,以促使其履行还款义务,若仍无法执行到位,还可能有终结本次执行等后续情况。

债权人胜诉后,若债务人赖账不还,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申请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财产状况,包括但不限于房产、车辆、银行存款、股票、基金等。通过向银行、不动产登记部门、车辆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发出协助查询通知,全面掌握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

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会根据财产的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执行措施。对于银行存款,法院可以直接冻结、划拨;对于房产、车辆等不动产和动产,法院会进行查封、扣押,并通过评估、拍卖等程序将其变现,以偿还债务。

如果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财产情况,或者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法院可以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被追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

法院还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常说的“黑名单”。被列入黑名单的被执行人会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如限制高消费,包括不能乘坐飞机、高铁,不能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等场所进行高消费;限制出境;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会受到限制等。

若经过调查发现被执行人确实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可能会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意味着执行的终结,一旦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财产线索,债权人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法院会通过一系列的执行手段和措施,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的权威和公正。

赖账不还法院如何执行(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九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五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56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