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成年后可以解除收养关系。解除收养关系有协议解除和诉讼解除两种方式。
收养关系是一种法律拟制的亲子关系,在养子成年后,基于一些情形是可以解除的。
协议解除。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收养关系当事人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当养子成年后,如果收养人与养子双方自愿达成解除收养关系的意愿,并且就财产及生活等相关问题达成一致意见,那么他们可以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这种方式强调双方的自愿性和平等协商,能够在友好的氛围下结束收养关系。例如,养子成年后希望独立生活,收养人与养子经过沟通,都认为解除收养关系对双方更为合适,且对财产分割等问题协商一致,就可以通过协议解除。
诉讼解除。如果收养人与成年养子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的协议,那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司法实践中,若出现严重伤害收养关系的情形,法院会判决解除收养关系。比如,成年养子不履行赡养义务,对养父母有虐待、遗弃等行为,严重侵害了养父母的合法权益,养父母有权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收养关系。法院会根据具体的事实和证据,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审理和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养子成年后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是能够解除收养关系的,但要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