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未足额支付工资能否被迫解除劳动关系

2025-10-24 05:56:10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鞠宏林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鞠宏林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吉林享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未足额支付工资时劳动者通常可以被迫解除劳动关系。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这既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用人单位起到约束作用。劳动者可通过合理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一、未足额支付工资能否被迫解除劳动关系

未足额支付工资,劳动者是可以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法律依据

该法律规定明确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履行支付工资义务时的合法解除权。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应得的报酬,足额支付工资是用人单位的基本义务。当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就违反了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

2、解除的意义

赋予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权利,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若用人单位长期未足额支付工资,会严重影响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经济状况。劳动者通过被迫解除劳动关系,可以及时摆脱不利的劳动环境,并依法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3、操作要点

劳动者在以未足额支付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关系时,最好采用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说明解除的原因是未足额支付工资。同时,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工资条、银行流水等,以便后续维权使用。

未足额支付工资能否被迫解除劳动关系(0)

二、未足额支付工资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被迫解除劳动关系的,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1、补偿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计算方式

例如,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了3年零5个月,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用人单位应支付的经济补偿为3.5×5000 = 17500元。经济补偿的计算以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为依据,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合理保护。

3、支付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三、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的常见情形

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存在多种常见情形。

1、克扣工资

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扣减劳动者工资,如以各种不合理的罚款、扣款等形式减少劳动者应得的工资。比如,用人单位规定劳动者迟到一次就扣除半天工资,而这种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和合理的规章制度支持。

2、拖欠工资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时间支付工资,长期拖延工资发放。例如,劳动合同约定每月15日发放工资,但用人单位经常拖延到月底甚至更晚才发放。

3、少发工资

计算工资时出现错误,导致劳动者实际领取的工资少于应得工资。比如,用人单位在计算加班工资时,未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计算,少支付了劳动者的加班工资。

综上所述,未足额支付工资时劳动者可以被迫解除劳动关系,同时还能获得相应经济补偿。在实际中,用人单位存在多种未足额支付工资的情形。那么,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但劳动者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还能获得补偿?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拒绝支付经济补偿该如何维权?如果您有类似的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