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交社保一般先进行社保登记,获取社保登记证,然后确定员工参保信息并申报,接着按照核定的缴费基数和比例计算应缴纳费用,最后通过特定方式完成费用缴纳。
新成立的单位需要进行社保登记。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凭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者单位印章,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会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予以审核,审核通过后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件。
确定员工参保信息。单位要为员工办理社保增员手续,需要提供员工的身份证等相关资料。这些资料用于确定员工的参保资格和基本信息,确保员工能够正常享受社保待遇。
进行社保申报。单位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本单位的工资总额、职工人数等信息,以此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缴费基数是计算社保费用的重要依据,一般是根据员工的工资收入来确定,但有上下限的规定。
之后,计算社保费用。社保费用由单位和员工共同承担,不同的社保险种有不同的缴费比例。例如,养老保险一般单位缴费比例为16%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在6%-10%左右,个人缴费比例为2%左右等。单位需要根据缴费基数和比例,准确计算出应缴纳的社保费用。
完成费用缴纳。单位可以通过银行代扣、网上申报缴费等方式缴纳社保费用。一般来说,单位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足额缴纳社保费用,否则可能会产生滞纳金等额外费用。同时,单位还需要定期查询社保缴费情况,确保缴费记录准确无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