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刑事判决生效时间如何计算

2025-10-21 18:02:23
0 浏览
推荐律师
王彦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上海丰程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刑事判决生效时间需根据不同情况计算。一审判决,若在上诉、抗诉期限内无上诉、抗诉,期满后生效;二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宣告后即生效。

在刑事诉讼中,判决生效时间的计算对于当事人权利义务的确定以及司法程序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来看一审判决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也就是说,如果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以及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在接到一审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没有提出上诉,同级人民检察院在接到一审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没有提出抗诉,那么该一审判决在上诉、抗诉期满后就发生法律效力。

例如,被告人小李于2024年3月1日接到一审判决书,那么上诉、抗诉期限从3月2日开始计算,到3月11日截止。如果在此期间小李未上诉,检察院也未抗诉,该判决在3月12日就生效。

而对于二审判决,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是终审程序。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是终审判决,一经宣告立即发生法律效力。这是为了保证诉讼效率和司法的权威性,避免案件久拖不决。比如,某案件经过一审后当事人上诉,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当庭宣告判决内容时,该判决就生效,当事人需要按照判决内容履行相应义务。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我国最高审判机关,其作出的刑事判决也是宣告后即生效。因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是最终裁决,不存在上诉和抗诉的程序。刑事判决生效时间的计算严格遵循法律规定,不同类型的判决有不同的生效时间确定方式。

刑事判决生效时间如何计算(0)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 第三十五条

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之时或者日不计算在内。法律文书送达的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期间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违法行为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57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