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专利权侵权抗辩不成立时,侵权人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包括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不得再实施侵权行为;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赔偿数额依据多种因素确定;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没收侵权产品、罚款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当专利权侵权抗辩不成立,侵权人将面临多方面的法律后果。
1、停止侵权
这是最直接的法律后果。法院会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侵权行为,比如停止生产、销售侵权产品等。若侵权人拒不停止,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更严重的法律制裁。
2、损害赔偿
侵权人需要对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所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3、行政处罚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四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4、刑事责任
如果侵权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例如,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专利权侵权抗辩不成立后,赔偿数额的确定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方法。
1、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确定
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可以根据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因侵权所造成销售量减少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权利人销售量减少的总数难以确定的,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可以视为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
2、按照侵权人的侵权获利确定
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该侵权产品在市场上销售的总数乘以每件侵权产品的合理利润所得之积计算。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一般按照侵权人的营业利润计算,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
3、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确定
当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法定赔偿
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专利权侵权抗辩不成立后,当事人是可以继续上诉的。
1、上诉的权利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所以,即使侵权抗辩在一审中不成立,当事人依然有权利通过上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2、上诉的理由
当事人上诉需要有合理的理由。比如,认为一审法院在事实认定上存在错误,证据采信不当;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导致判决结果不公等。在上诉时,需要提供新的证据或者对原有证据进行更充分的阐述,以支持自己的上诉请求。
3、上诉的程序
当事人需要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提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规定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上一级人民法院会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维持原判、改判或者发回重审等处理。
综上所述,专利权侵权抗辩不成立会带来停止侵权、损害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等法律后果,赔偿数额有多种确定方式,且当事人在抗辩不成立后还有上诉的权利。如果您在专利权侵权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如何收集侵权证据、如何进行有效的侵权抗辩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将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