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去世后,宅基地本身不存在继承问题,因为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村民只有使用权。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可以继承,继承人在继承房屋的同时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若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按规定继续使用;若不是,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扩建等,待房屋自然坍塌后,宅基地由集体收回。
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仅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所以,严格意义上宅基地不能被继承,但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村民的个人合法财产,可以依法继承。
1、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如果继承人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且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在房屋完好的情况下,继承人可以通过继承房屋从而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并且,在房屋需要修缮等情况下,还可以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进行翻建等操作。例如,张三是本村村民,其父亲去世后留下了宅基地上的房屋,张三作为继承人,就可以继续使用该宅基地。
2、继承人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若继承人不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继承人可以继承房屋的所有权,并暂时获得宅基地的使用权。不过,继承人不能对房屋进行翻建、改建、扩建等。一旦房屋自然坍塌,宅基地将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比如,李四已将户口迁出本村,其父母在农村去世后留下房屋,李四可以继承房屋,但不能对房屋进行大规模改造。
我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对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继承有明确规定。宅基地虽然不能单独继承,但房屋作为个人合法财产,适用《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规定。
1、法定继承顺序
根据法律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例如,在农村,若老人去世且没有遗嘱,其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老人留下的房屋。
2、遗嘱继承优先
如果被继承人立有遗嘱,那么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被继承人可以在遗嘱中明确指定房屋由谁继承。比如,老人通过遗嘱将房屋留给了自己的某个子女,那么该子女就按照遗嘱继承房屋及相应的宅基地使用权。
非农业户口子女可以继承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这是基于房屋属于个人合法财产的性质。
1、办理继承手续
非农业户口子女要继承农村房屋,需要办理相关的继承手续。首先要确定房屋的产权情况,然后准备好相关的证明材料,如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接着到当地的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例如,王五是非农业户口,其父母在农村的房屋要由他继承,他就需要按上述步骤办理手续。
2、后续使用限制
非农业户口子女继承房屋后,在使用上存在一定限制。不能对房屋进行大规模的翻新、重建等操作。只能对房屋进行必要的维护,以保证房屋的正常使用。随着时间推移,若房屋因自然原因损坏严重,最终还是会面临宅基地被收回的情况。
综上所述,农村人去世后宅基地的“继承”主要围绕着房屋展开。不同情况的继承人在继承房屋及使用宅基地上有不同的规定和限制。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遇到多子女继承、房屋纠纷等更多复杂的问题。如果您在农村宅基地继承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