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婚姻家庭正文

恶意欠薪可以索要哪些赔偿

2025-10-11 18:14:45  分类:婚姻家庭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孙先格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孙先格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煜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恶意欠薪时劳动者可索要的赔偿包括被拖欠的工资、加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等。若造成劳动者损害,还可要求赔偿相应损失。这些赔偿能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补偿其因欠薪遭受的经济和精神损失。

一、恶意欠薪可以索要哪些赔偿

当遭遇恶意欠薪时,劳动者可以索要多方面的赔偿。

1、被拖欠的工资:这是最基本的赔偿,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所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所拖欠的全部工资。

2、加付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经济补偿金:如果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恶意欠薪而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恶意欠薪可以索要哪些赔偿(0)

二、恶意欠薪加付赔偿金的计算方式

恶意欠薪加付赔偿金有着明确的计算方式。

1、责令限期支付:当劳动行政部门发现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欠薪行为后,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在这个限期内,用人单位支付了拖欠工资,可能就无需支付加付赔偿金。

2、逾期未支付: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的限期内仍未支付劳动报酬,就需要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例如,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10000元,在责令限期内未支付,那么加付赔偿金的范围就是5000元至10000元之间,具体数额由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计算基数:加付赔偿金的计算基数是用人单位应付而未付的劳动报酬金额,不包括其他费用。同时,劳动者在主张加付赔偿金时,需要先经过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理程序,不能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加付赔偿金。

三、恶意欠薪造成劳动者损害的赔偿范围

恶意欠薪若造成劳动者损害,赔偿范围较为广泛。

1、经济损失赔偿:由于用人单位恶意欠薪,可能导致劳动者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如房贷、车贷等,从而产生逾期费用。这些因欠薪直接导致的额外经济损失,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进行赔偿。

2、精神损害赔偿:长期的恶意欠薪可能给劳动者带来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如焦虑、抑郁等。在某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较为严格,需要劳动者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精神损害的存在和程度。

3、其他损失赔偿:例如,因欠薪导致劳动者错过培训机会,影响职业发展,由此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劳动者也可以在合理范围内要求用人单位赔偿。不过,这种赔偿的认定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相关证据来确定。

综上所述,恶意欠薪时劳动者有多种赔偿可以索要,包括被拖欠工资、加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等,若造成损害还有相应的赔偿范围。但在实际维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问题,比如赔偿计算标准的争议、证据收集的困难等。如果您在恶意欠薪赔偿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房产证除名需要什么资料办理
房产证除名需要的资料因除名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包括身份证、房产证、结婚证(涉及夫妻除名)、公证书(继承或赠与除名)、法院判决书(判决除名)等。房产证除名主要有几种不同情形,每种情形所需资料有所不同。夫妻间除名: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进行房产证除名,通常需要携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