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排污罪即污染环境罪,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处置有放射性等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将面临刑事处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特定情形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排污罪准确来说是污染环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1、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
如果存在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况,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比如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的;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等。
2、加重处罚情形
若有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情节特别严重等情形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非法排污达到一定标准就会被立案追诉。
1、严重污染环境的标准
包括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十倍以上的等情形。
2、其他情形
通过暗管、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等也会被立案。
在认定非法排污罪时,需要多方面的证据。
1、物证
包括排放的污染物本身,例如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等。这些物证可以通过现场勘查、采样等方式获取,经过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定其性质和含量,以证明其是否属于有害物质以及是否达到了严重污染环境的程度。
2、书证
比如企业的生产记录、排污记录、环境监测报告等。生产记录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量;排污记录能体现企业的排污情况,是否存在违规排放;环境监测报告则是对环境质量的客观反映,能够证明环境是否被污染以及污染的程度。
3、证人证言
现场的目击证人、企业员工等的证言也很重要。他们可以提供关于非法排污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具体情况,为案件的认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4、鉴定意见
专业的鉴定机构对污染物的鉴定意见,对于确定污染物的性质、危害程度等起着关键作用。比如对危险废物的鉴定,能够明确其是否属于刑法规定的范畴。
非法排污罪的判刑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其立案标准和认定所需证据也有相应的要求。在实际的法律应用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进一步探讨,比如不同地区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的具体认定标准是否存在差异,非法排污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界限如何区分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