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人行为达到一定程度会立案。一般来说,造成轻伤以上伤害后果的,公安机关会予以立案追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一些特定情形即便未达轻伤标准,也可能立案。下面将详细阐述故意伤人立案标准及相关内容。
故意伤人是否立案,关键在于伤害程度和情节。依据我国法律,主要有以下情况会立案:
1、轻伤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轻伤是指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各种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造成组织、器官结构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者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一般需专业的法医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鉴定。例如,打架导致对方肋骨骨折两根以上,通常会被鉴定为轻伤,此时就会立案处理。
2、轻微伤但符合特定情形:虽未达到轻伤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能立案。如致多人轻微伤;引起公愤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使用凶器伤人;对特定人员如老人、儿童、孕妇等实施伤害等。这些情形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大,即便伤害程度相对较轻,也会受到法律制裁。

当故意伤人造成轻伤,其立案有明确流程:
1、报案: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详细描述案发时间、地点、经过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特征等信息。
2、受案:公安机关对报案进行登记,并初步审查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对于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3、鉴定伤情:公安机关会安排被害人进行伤情鉴定,由专业的法医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鉴定,确定是否构成轻伤。
4、立案决定: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不予立案。
5、侦查:立案后,公安机关会展开侦查工作,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
若故意伤人未达到立案标准,仍会有相应处理方式:
1、治安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例如,两人因琐事发生口角,一方动手推搡另一方,造成轻微擦伤,未达轻伤标准,可能会受到治安处罚。
2、民事赔偿:受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即便不构成刑事犯罪,行为人也不能逃避民事赔偿义务。
综上所述,故意伤人的立案有明确的法律标准和程序,根据伤害程度和情节不同,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在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冲动行事,通过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矛盾纠纷。如果您遇到类似的法律问题,比如对伤情鉴定结果有异议、不知道如何要求民事赔偿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