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无力赔偿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若撞人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即使无力赔偿也会被追究刑责;若不构成犯罪,一般属民事侵权,不会被追究刑责。若有能力赔偿却拒不执行,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撞人无力赔偿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判定。
1、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撞人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比如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等,即使肇事者无力赔偿,依然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不构成犯罪的情况
若撞人情节较轻,未达到交通肇事罪的标准,这通常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主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不过,受害者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肇事者赔偿损失,若法院判决后肇事者仍无力赔偿,受害者可在肇事者有财产时随时申请强制执行。
3、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情况
如果肇事者有能力赔偿却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裁定,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撞人无力赔偿要被追究刑事责任,需满足一定条件。
1、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除了前面提到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标准外,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等情形,只要符合其中之一,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从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2、主观过错
肇事者在撞人过程中存在主观过错,如故意违反交通规则等。如果是因为不可抗力或者意外事件导致撞人,一般不会被认定为犯罪。例如,车辆突然爆胎导致无法正常控制而撞人,且肇事者没有其他违法行为,通常不构成犯罪。
3、因果关系
撞人的行为与受害者的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受害者的重伤、死亡或者财产损失是由肇事者的撞人行为直接导致的。如果存在其他介入因素中断了这种因果关系,那么肇事者可能不构成犯罪或者减轻刑事责任。
如果撞人后无力赔偿,可尝试通过以下方式避免被追究刑事责任。
1、积极救助伤者
在撞人后,第一时间积极救助伤者,这不仅是道德要求,也可能影响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对伤者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等,体现出肇事者积极的态度。如果因为及时救助避免了伤者的伤情恶化,在量刑时可能会被从轻考虑。
2、主动配合调查
肇事者要主动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如实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不得隐瞒事实、伪造证据或者逃逸。积极配合调查有助于查明事故真相,认定责任。如果肇事者逃逸,不仅可能导致伤者得不到及时救治,还会加重自己的法律责任,很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3、与受害者及其家属协商
尝试与受害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协商,表明自己的赔偿意愿和目前的经济状况,争取获得他们的谅解。可以制定合理的赔偿计划,在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内逐步进行赔偿。如果能够获得受害者及其家属的谅解书,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以及量刑方面都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撞人无力赔偿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相关问题还有如撞人后赔偿的具体范围有哪些、撞人后逃逸又无力赔偿会面临怎样的处罚等。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