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公司把社保发工资形式发放可告吗

2025-11-02 13:20:36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孟宪程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孟宪程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四川明炬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公司以发工资形式发放社保费用而不直接缴纳社保,这种行为是不合法的,劳动者可以告公司。公司此举违反了《社会保险法》等规定,侵害了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权。

一、公司把社保发工资形式发放可告吗

公司把社保以发工资形式发放,劳动者是可以告公司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

1、法律强制性

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不能通过与劳动者约定以现金形式发放社保费用来规避。这种行为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便双方有相关约定,也是无效的。

2、劳动者权益受损

以发工资形式发放社保费用,表面上劳动者拿到了更多现金,但实际上劳动者失去了社保的保障。例如,在生病就医时无法享受医保报销,退休后也可能面临养老金待遇不足的问题。

3、维权途径

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把社保发工资形式发放可告吗(0)

二、公司以工资形式发放社保的法律后果

公司以工资形式发放社保会面临一系列法律后果。从行政责任方面来看,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1、补缴社保

劳动监察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补缴社保费用,并且可能会要求用人单位缴纳滞纳金。滞纳金的计算通常是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

2、劳动纠纷风险

这种行为容易引发劳动纠纷,劳动者可能会因为社保权益受损而与用人单位产生矛盾,进而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一旦劳动者胜诉,用人单位不仅要补缴社保,还可能需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等责任。

3、信誉受损

在市场竞争中,用人单位的信誉至关重要。如果因为社保问题被劳动监察部门处罚或引发劳动纠纷,会对用人单位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影响其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以及业务拓展。

三、劳动者如何应对公司以工资形式发放社保

当劳动者遇到公司以工资形式发放社保时,应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明确指出用人单位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要求用人单位依法为其缴纳社保。

1、收集证据

劳动者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考勤记录等,以证明自己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以及用人单位以工资形式发放社保的事实。这些证据在后续的维权过程中非常重要。

2、选择合适的维权途径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向法院起诉。如果希望快速解决问题,可以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如果涉及经济补偿等问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3、持续关注进展

在维权过程中,劳动者要持续关注案件的进展情况,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同时,要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综上所述,公司把社保以发工资形式发放是不合法的,劳动者有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存在用人单位少缴社保、未按实际工资基数缴纳社保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社保权益方面遇到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
劳动仲裁后社保怎么补缴
劳动仲裁后补缴社保,需用人单位携带相关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补缴手续,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当劳动者通过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应为其补缴社保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补缴流程。明确补缴主体。补缴社保的责任主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