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被告侵犯商标权时,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让供货商赔付的。若被告不知道所销售商品侵犯商标权且能证明商品合法来源并说明提供者,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向供货商追偿;若有证据证明供货商有共同侵权故意等,被告也可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但需注意相关法律规定和证据收集。
当被告侵犯商标权时,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让供货商赔付的。根据《商标法》规定,如果被告不知道其销售的商品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并且能够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但如果被告在承担了赔偿责任之后,是有权利向供货商进行追偿的。
1、合法来源抗辩
被告若能提供与供货商的采购合同、发票、付款凭证等证据,证明商品是从正规渠道合法取得,且说明了供货商,那么在被判定侵权时,被告虽可能需停止销售等,但赔偿责任可向供货商转移。例如,某小超市销售了侵犯商标权的食品,超市能拿出从正规批发商处进货的凭证和相关单据,就可以此为依据向批发商追偿。
2、供货商的过错
若有证据表明供货商明知商品侵犯商标权仍提供给被告,被告可要求供货商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比如供货商曾收到过商标权人的警告函仍继续供货。

被告要让供货商赔付侵犯商标权的损失,需满足一定条件。其一,被告自身要没有主观故意。被告在采购商品时,已经尽到了合理的审查义务,比如查看了供货商的资质、商品的质量认证等。其二,要能准确指认供货商。
1、无主观故意的证明
被告需要提供采购过程中的各种文件,像对商品商标的审核记录、与供货商的沟通记录等,以证明自己在采购时不知道商品侵权。例如,被告在采购服装时,查看了供货商提供的生产许可证等相关证件,尽到了一般的审查注意义务。
2、准确指认供货商
被告要提供供货商的详细信息,包括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以便能够顺利追究其责任。若无法准确指认,可能无法向供货商追偿。
被告若想让供货商赔付侵犯商标权的损失,要遵循一定的法律流程。被告要收集好相关证据,包括与供货商的交易记录、商品的检测报告等。可先与供货商进行协商。
1、证据收集
证据是关键,除了前面提到的采购凭证等,还可以有商品的包装、说明书等,以证明商品的来源和特征。例如,商品包装上有供货商的标识等信息。
2、协商与诉讼
先尝试与供货商友好协商,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若协商不成,被告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诉讼过程中,要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供证据和进行陈述。
综上所述,被告侵犯商标权在符合条件下可以让供货商赔付。但在实际操作中,涉及到证据收集、法律流程等诸多问题。比如,如果供货商破产或无法找到怎么办?在追偿过程中遇到供货商不配合又该如何处理?如果您遇到此类法律问题,可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专业的法律建议。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