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诉讼仲裁正文

民事案件追诉期如何规定

2025-10-23 09:56:48  分类:诉讼仲裁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崔关陆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崔关陆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北京市昌久(昆明)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民事案件追诉期即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特殊情况法院可依申请决定延长。

一、民事案件追诉期如何规定

民事案件的追诉期,在法律上准确的表述是诉讼时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比如在借款合同纠纷中,约定的还款期限届满,借款人未还款,出借人就从此时开始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2、最长诉讼时效

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这意味着即使权利人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从权利实际受损开始计算,超过二十年,法院一般不再提供保护。

3、特殊规定

有些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有特殊规定。例如,《民法典》第五百九十四条规定,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四年。

民事案件追诉期如何规定(0)

二、民事案件追诉期过了会怎样

当民事案件追诉期即诉讼时效经过后,会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

1、义务人抗辩权产生

根据法律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也就是说,当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履行义务时,被告可以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进行抗辩。一旦被告提出有效的诉讼时效抗辩,原告的实体权利虽然仍然存在,但法院可能不会支持其胜诉请求。

2、自愿履行有效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比如债务人在诉讼时效过了之后,又主动向债权人偿还了欠款,之后不能再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该笔款项。

3、法院不得主动适用

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这意味着在诉讼中,如果被告没有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法院不能主动提醒被告,也不能以诉讼时效已过为由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三、如何中断民事案件追诉期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主张权利,要求其履行义务,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比如债权人通过书面函件、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债务人催讨欠款,从催讨之日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义务人作出分期履行、部分履行、提供担保、请求延期履行、制定清偿债务计划等承诺或者行为的,应当认定为民法典规定的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从而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例如,债务人向债权人表示会在某个具体时间还款,诉讼时效从此时重新开始计算。

3、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是积极主张权利的表现,会使诉讼时效中断。从提交起诉状或者仲裁申请书等材料时起,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如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等,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综上所述,民事案件追诉期的规定涉及起算、时长、中断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内容对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至关重要。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诉讼时效中止、不同类型案件诉讼时效的具体适用等问题。如果您在民事案件追诉期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有何区别
借条上的保证人和担保人存在一定区别。保证人仅为保证债务履行的人;担保人范围更广,除保证外,还涵盖抵押人、质押人等,为债务履行提供多种担保方式。二者在责任承担、设立方式、担保范围等方面也有不同。从定义角度来看,保证人是根据保证合同,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按照约定履行债
诉讼离婚一般开庭几次
诉讼离婚开庭次数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可能开庭一次即判决离婚或不准离婚,也可能因案件复杂、出现新情况等原因需要多次开庭,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甚至更多。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一些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离婚案件,通常开庭一次就能完成审理。比如夫妻双方对离婚意愿、子女抚养权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