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欠钱且不回信息的人,可先通过其他渠道尝试沟通协商,若仍无法解决,可收集证据,考虑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直接起诉来维护自身权益。
当遇到欠钱不回信息的情况,首先在沟通方面,不能局限于单一的信息沟通方式。可以尝试打电话,直接与对方交流,明确表达要求对方还钱的态度。如果电话也联系不上,还可以通过其共同的朋友、亲戚等间接转达还款要求,了解对方不还钱的真实原因。
在沟通的同时,要注重证据的收集。比如,转账记录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它能证明资金的流向,明确借款事实。聊天记录也不可忽视,其中可能包含借款的具体金额、时间、双方关于还款的约定等关键信息。如果有借条,那更是直接的债权凭证。这些证据对于后续可能采取的法律措施至关重要。
若沟通无果,可考虑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快捷的方式,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后,法院会根据情况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如果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要是支付令不适用或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就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之前收集的证据将发挥关键作用。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一旦胜诉,若对方仍不履行判决,可通过法院强制执行其财产,如冻结其银行账户、拍卖其名下的房产、车辆等。
在整个过程中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采取过激行为,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同时,要及时关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胜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