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商铺漏水可根据具体情况找不同部门解决,若在保修期内可找开发商,涉及物业责任的找物业,还可找居委会、街道办等调解,纠纷严重可找仲裁机构或向法院起诉。
当遇到隔壁商铺漏水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责任主体,不同的责任主体对应不同的解决途径。
开发商:如果商铺尚在保修期内,且漏水是由于房屋本身的质量问题导致的,比如防水工程不过关等,那么可以找开发商解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是有明确规定的,在保修期限内,开发商有义务对质量问题进行维修。可以先尝试与开发商进行沟通,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其反馈漏水问题,要求其在合理期限内进行维修。
物业:物业管理公司对小区或商业区域的公共部分和设施负有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如果漏水是因为公共管道破裂、损坏等公共设施问题引起的,或者物业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疏忽导致漏水情况发生,那么可以要求物业介入处理。物业有责任及时排查漏水原因,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修复。在与物业沟通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沟通记录,以便后续查询。
居委会、街道办:如果与开发商或物业的沟通不顺利,或者双方对责任认定存在争议,可以寻求居委会或街道办的帮助。他们可以作为第三方介入,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解决方案。居委会和街道办具有一定的调解能力和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推动问题的解决。
仲裁机构、法院:如果通过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或者双方的纠纷比较严重,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以根据合同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采取法律行动之前,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证据,如漏水的照片、视频、维修记录、与相关方的沟通记录等,以便在仲裁或诉讼中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三十三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二百九十六条
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