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伤残鉴定结果出来后多久能拿到钱并没有固定的时间标准,受多种因素影响,快则一两个月,慢则可能半年甚至更久。
申请流程影响。拿到工伤伤残鉴定结果只是第一步,之后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申请流程。如果单位和员工都对鉴定结果没有异议,员工需要向单位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出赔偿申请。单位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经过审核等程序。如果是由单位负责赔偿的部分,单位内部也有一定的审批流程,这些流程都会耗费时间。赔偿主体不同影响。赔偿主体不同,拿到钱的时间也有差异。如果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在材料齐全、审核通过的情况下,一般在申请后的一两个月内可以拿到赔偿款。因为工伤保险基金有相对规范的支付流程和时间安排。但如果是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时间就比较难确定。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积极配合,及时支付赔偿款项;而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拖延,甚至对赔偿金额存在争议,导致员工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来解决,这就会使拿到钱的时间大大延长。争议解决情况影响。当单位和员工对赔偿金额、赔偿项目等存在争议时,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来解决。劳动仲裁一般需要45天左右出结果,案情复杂的可以延长15天。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是6个月,简易程序是3个月。二审的审限是3个月。整个争议解决过程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只有在最终的裁决或判决生效后,员工才有可能拿到赔偿款。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五条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