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犯罪所得三千以下和三千以上在是否构成犯罪、量刑、处罚方式等方面存在区别。三千以上通常达到入罪标准,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而三千以下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从入罪标准来看,根据相关司法解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的,一般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也就是说,掩饰犯罪所得三千以上达到了刑事犯罪的入罪门槛,而三千以下通常不构成该罪。
在量刑上,如果掩饰犯罪所得三千以上构成犯罪,量刑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来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而三千以下不构成犯罪,自然不存在量刑的问题。
处罚方式不同。对于掩饰犯罪所得三千以上构成犯罪的,会按照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可能会被判处刑罚,留下犯罪记录。而掩饰犯罪所得三千以下,虽然不构成犯罪,但可能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
社会影响也有所不同。构成犯罪的行为,其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大,会受到更严厉的法律制裁和社会的负面评价。而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处罚也相对较轻。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实施掩饰犯罪所得的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