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如何进行诉讼离婚程序审理

2025-10-08 17:17:26
0 浏览
推荐律师
耿天梅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江苏永衡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诉讼离婚程序审理主要包括起诉、审理、判决三个阶段。起诉需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审理包含审理前准备、调解、开庭审理等环节;最后法院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起诉阶段:起诉一方需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书面起诉状及副本,同时要准备好能证明夫妻关系、感情状况、子女情况、财产状况等相关证据材料。例如结婚证、身份证、房产证、银行存款证明等。起诉状应当记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等事项。

审理阶段:审理前的准备,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之后,法院会确定开庭时间,并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调解是诉讼离婚的必经程序,法院会在开庭审理前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若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婚姻关系解除。若调解不成,则进入开庭审理环节。开庭审理时,双方当事人需到庭参加诉讼,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双方可以就各自的主张进行举证、质证,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判决阶段:法院根据庭审情况,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依法对是否准予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作出判决。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收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若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法院不予受理。

如何进行诉讼离婚程序审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六十四条

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314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