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事故责任认定书出来后,应根据责任认定情况进行赔偿协商、接受行政处罚、应对刑事诉讼等处理。
责任认定书是确定各方在事故中责任大小的重要依据。拿到认定书后,如果当事人对责任划分没有异议,那么就进入赔偿环节。对于赔偿问题,双方可以先尝试自行协商。根据责任比例,确定赔偿的项目和金额。赔偿项目通常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造成残疾的,还需要赔偿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造成死亡的,还应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等。
如果双方无法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可以申请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调解。交通管理部门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促使双方达成赔偿协议。
从行政处罚角度来看,醉驾本身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在刑事方面,醉驾涉嫌危险驾驶罪。一旦被认定为醉驾,检察机关会依法提起公诉。犯罪嫌疑人应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委托律师为自己进行辩护,争取从轻处罚。如果符合缓刑条件的,还可以争取缓刑。当事人还需要关注后续的驾照处理、车辆放行等事宜。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以确保整个事件得到妥善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