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法院判决后,赔偿一般根据生效判决所确定的赔偿项目和金额进行。赔偿方式包括一次性赔偿和分期赔偿,由双方协商或法院决定,若被告人不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可申请强制执行。
在故意伤害罪案件中,法院判决后的赔偿涉及多方面内容。赔偿项目,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也应当由赔偿义务人赔偿。若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上述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关于赔偿方式,通常有一次性赔偿和分期赔偿两种。一次性赔偿是较为常见的方式,能让受害人及时获得全部赔偿款,保障其权益尽快实现。分期赔偿则是根据被告人的经济状况和实际情况,经双方协商或由法院决定,分阶段进行赔偿。这种方式在被告人经济困难时较为适用,但需要保障受害人的利益,一般会要求被告人提供相应的担保。
若被告人不履行赔偿义务,受害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措施,以确保赔偿款得以执行到位。对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