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隐瞒犯罪事实可能涉嫌包庇罪、伪证罪等不同罪名,量刑情况因罪名和情节而异。包庇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包庇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情节严重”,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包庇重大犯罪的犯罪分子,如包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包庇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的犯罪分子;多次实施包庇行为的;因包庇行为导致犯罪分子长期逍遥法外,继续实施犯罪等情况。例如,甲明知乙是杀人凶手,不仅为乙提供住所和食物,还向警方作虚假证明,帮助乙逃避追捕,甲的行为就构成包庇罪。如果乙是多次作案的连环杀手,那么甲的包庇行为就可能属于情节严重,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伪证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是指对案件的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情节。比如在一起贪污案件中,证人丙故意隐瞒犯罪嫌疑人的关键贪污证据,作虚假证明,影响了案件的正常审理,丙就构成伪证罪。若该贪污案件涉及金额巨大,丙的伪证行为导致犯罪嫌疑人逃脱了应有的重罚,那么丙的行为就属于情节严重,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故意隐瞒犯罪事实还可能涉及其他罪名,具体的量刑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确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二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