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非法吸收资金和非法集资有何区别和联系

2025-10-03 23:11:15
0 浏览
推荐律师
李锦平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内蒙古源生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非法吸收资金和非法集资有密切联系,非法吸收资金是非法集资的一种表现形式,但非法集资含义更广。二者本质都是未经许可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区别在于非法集资涵盖多种犯罪行为,非法吸收资金主要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在法律层面,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一类罪名的统称,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非法吸收资金通常对应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它是非法集资的具体表现之一。

二者的联系

本质相同。非法吸收资金和非法集资都违反了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都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例如一些不法分子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吸引众多老百姓将自己的积蓄投入到所谓的“项目”中,无论是以非法集资的哪种具体形式进行,还是单纯的非法吸收资金行为,都是对正常金融秩序的破坏。目的有相似性。多数情况下,实施这两种行为的主体都是为了获取大量资金,满足自身的经济需求,可能是用于自身企业的扩张、弥补资金漏洞等。

二者的区别

概念范围不同。非法集资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了多种不同的犯罪行为和手段。除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外,还包括以诈骗手段进行的集资行为等。而非法吸收资金主要侧重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强调的是通过承诺还本付息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法律后果也有差异。不同的非法集资行为,法律量刑有所不同。集资诈骗罪的量刑相对较重,因为它不仅侵犯了金融管理秩序,还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诈骗金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相对来说处罚稍轻,一般根据吸收存款的数额、给存款人造成的损失等情节进行量刑。

非法吸收资金和非法集资有何区别和联系(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29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