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通过婚前财产公证、签订婚前协议、单独管理账户并保留资金来源证明、避免婚前婚后资金混同、购买特定财产等方式避免婚前存款变成共同财产。
婚前财产公证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方式。婚前财产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夫妻(未婚夫妻)双方就各自婚前财产、债务的范围和权利归属问题达成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给予证明的活动。在结婚前,将自己的婚前存款进行公证,明确该存款属于个人婚前财产。这样在日后发生财产纠纷时,公证书就是强有力的证据,能清晰证明该存款的归属。
签订婚前协议也十分重要。男女双方可以在婚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各自婚前财产的范围和归属,其中包括婚前存款。协议内容要清晰、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最好由专业律师起草或审核,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单独管理账户并保留资金来源证明。开设一个专门的银行账户用于存放婚前存款,并且不要将婚后的收入存入该账户,避免与婚后财产发生混同。同时,要保留好该账户的开户证明、资金存入记录等,以证明账户内资金的来源是婚前存款。例如,从原账户转账到新账户的转账记录等。
避免婚前婚后资金混同。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区分婚前存款和婚后收入的使用。尽量使用婚后收入来支付家庭日常开支,而不是动用婚前存款。如果必须使用婚前存款,要做好记录,明确款项的用途和去向。
购买特定财产也是一种办法。用婚前存款购买一些具有特定属性的财产,如房产、车辆等,并将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同时,保留好购买财产的相关凭证,如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以证明该财产是用婚前存款购买的,属于个人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