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不知事故发生离开算肇事逃逸吗

2025-11-20 21:47:13
0 浏览
推荐律师
牛永翔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商达(合肥)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不知事故发生离开一般不算肇事逃逸。肇事逃逸的认定通常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若确实不知事故发生而离开现场,不具备这一主观要件,通常不认定为肇事逃逸。

在法律层面,肇事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就明确了逃逸行为的主观故意性是关键要素。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既要考虑客观上是否有离开现场的行为,更要考量主观上是否存在逃避法律责任的意图。

如果当事人确实不知道事故已经发生,那么其离开现场的行为并非基于逃避法律追究的故意。例如,在一些轻微刮擦事故中,由于声音较小、车辆震动不明显,或者驾驶员注意力集中在其他事务上,没有察觉到碰撞的发生,进而正常驾车离开。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引发了交通事故,也就不存在逃避责任的故意,所以通常不被认定为肇事逃逸。

在实际情况中,是否“确实不知事故发生”往往需要根据具体证据和事实来判断。警方在调查时会综合各方面因素,如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受损情况、驾驶员的行为表现等。如果有证据表明驾驶员应当知道事故发生却佯装不知而离开,那么还是可能会被认定为肇事逃逸。比如,车辆发生严重碰撞,现场有明显的痕迹和声响,而驾驶员却声称不知道事故发生,这种说法可能就难以被采信。

当涉及此类争议时,当事人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自己确实不知道事故发生,如行车记录仪的视频、证人证言等。同时,警方也会通过调查、检验鉴定等手段来还原事故真相,准确判断是否构成肇事逃逸。不知事故发生而离开现场,一般不构成肇事逃逸,但具体情况需结合实际证据和调查结果来确定。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12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