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后要拿到抚养费,可先尝试与对方协商,若协商无果,有法院判决或调解的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若没有则需先向法院起诉,获得生效法律文书后再申请强制执行。
在再婚后若需要拿到孩子的抚养费,协商是较为温和且优先考虑的方式。双方可以就抚养费的支付金额、支付方式以及支付时间等问题进行沟通。因为孩子是双方共同的,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理性协商往往能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例如,双方可以约定按月通过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抚养费,这样既方便又有记录可查。
如果协商不成,就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如果之前离婚时,关于抚养费问题已经有了法院的判决或者调解书,那么直接依据这些生效的法律文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例如,法院可以通知被执行人所在单位从其工资中按月扣除相应的抚养费。
要是没有法院的判决或调解书,就需要先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向法院提供相关证据,证明自己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以及对方有支付抚养费的义务。这些证据可能包括孩子的出生证明、离婚协议等。法院会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等因素,判决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抚养费。
获得法院的生效判决后,如果对方仍然不支付抚养费,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关注案件的进展,配合法院的工作,以确保能够顺利拿到孩子的抚养费,保障孩子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六条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