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抚养费一般不能直接追究遗弃罪。遗弃罪需有遗弃行为且情节恶劣,不给抚养费通常是民事纠纷。判断能否追究遗弃罪要综合多方面考量,若仅不给钱但未达到遗弃罪标准,应通过民事途径解决;若符合遗弃罪构成要件,则可追究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不给抚养费不能直接追究遗弃罪。不给抚养费更多地属于民事纠纷范畴。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1、构成要件差异
不给抚养费,仅仅是未履行支付费用的义务,可能是因为经济困难、与抚养方存在矛盾等原因。而遗弃罪要求行为人不仅有拒绝扶养的行为,还需要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比如将被扶养人置于危险境地、造成被扶养人生活无着等严重后果。
2、法律处理方式
对于不给抚养费的情况,抚养方通常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要求对方支付抚养费。法院会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判决对方支付相应的费用。而追究遗弃罪则需要通过刑事诉讼程序,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3、综合判断
判断是否能以遗弃罪追究不给抚养费者的责任,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果仅仅是经济上不支付抚养费,但并没有对子女的生活、健康等造成严重影响,一般不构成遗弃罪。

在特定情况下,不给抚养费可以追究遗弃罪。当不给抚养费的行为同时符合遗弃罪的构成要件时,就可以启动刑事程序。
1、情节恶劣的判断
如果行为人有能力支付抚养费却故意长期拒不支付,导致子女生活陷入困境,如无法正常上学、就医,甚至面临生存危机,这种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恶劣。例如,父母一方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但连续多年不支付抚养费,使子女居无定所、食不果腹。
2、主观故意
行为人必须具有主观上的故意拒绝扶养的心态。如果是因为客观原因,如突发重大疾病、失业等导致暂时无法支付抚养费,一般不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为了逃避责任而故意转移财产,拒绝支付抚养费,则可能构成遗弃罪。
3、对子女权益的严重侵害
当不给抚养费的行为对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造成了实质性的严重损害时,也可以追究遗弃罪。比如,由于缺乏必要的医疗费用,子女的病情延误,导致身体残疾等严重后果。
若要以遗弃罪追究不给抚养费者的责任,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
1、证据收集
抚养方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对方有抚养能力却拒绝支付抚养费,并且这种行为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证据可以包括对方的收入证明、子女的生活状况证明、就医记录等。
2、报案
收集好证据后,抚养方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初步审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如果符合立案条件,公安机关会进行侦查。
3、审查起诉
侦查结束后,案件会移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如果检察机关认为证据充分,符合起诉条件,会向法院提起公诉。
4、审判
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辩论情况,作出判决。如果法院认定被告构成遗弃罪,会依法判处相应的刑罚。
综上所述,不给抚养费是否能追究遗弃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在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抚养费数额争议、抚养费支付方式变更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些方面遇到法律难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的专业律师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答和法律建议。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