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合同承诺起诉对方,需先确认管辖法院,准备好起诉所需材料,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和证据,经法院受理立案后参加庭审,等待判决结果,若对判决不服还可上诉。
要确定管辖法院。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通常有约定从约定,若合同中有关于管辖法院的明确约定,且该约定不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那么应按照约定的法院进行起诉。若没有约定,则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一般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若被告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以经常居住地为准。合同履行地的确定相对复杂,需根据合同性质和实际履行情况来判断。
准备起诉材料。主要包括起诉状和相关证据。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证据方面,要收集能够证明对方违背合同承诺的证据,比如合同原件、双方的沟通记录(如邮件、聊天记录等)、交付货物的凭证、支付款项的记录等。证据要具备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
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将准备好的起诉状和证据一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法院会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若符合起诉条件,会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若不符合起诉条件,会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参加庭审。立案后,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原告要围绕自己的诉讼请求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阐述对方违背合同承诺的事实和理由。被告会进行答辩和质证。双方要遵守法庭纪律,尊重法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等待判决结果。法院会根据双方的陈述和证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若对一审判决不服,当事人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时需提交上诉状,并按照规定缴纳上诉费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四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