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上人员一般无法签订劳动合同,而是签订劳务合同。因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会终止,此时与用人单位建立的通常是劳务关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龄一般为60周岁,女性工人为50周岁,女性干部为55周岁。当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会自动终止。所以60岁以上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再符合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条件,双方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
对于60岁以上人员,如果还想继续参与工作,通常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劳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以提供劳务为内容而签订的协议。在签订劳务合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合同条款:劳务合同应详细约定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务报酬、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重要信息。例如,明确工作内容是从事何种具体的工作任务,劳务报酬的金额是多少,是按月支付还是按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等。
保障自身权益:要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方面进行约定。比如,用人单位应提供必要的劳动工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等。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工伤、患病等情况的责任承担也应在合同中明确。
注意违约责任: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如果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怎样的赔偿责任等。这样可以在出现纠纷时,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60岁以上人员不能签订劳动合同,而签订劳务合同是常见的方式,在签订时要谨慎审查合同条款,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