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可撤销合同的情况有哪些

2025-11-12 03:53:54
0 浏览
推荐律师
鞠宏林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吉林享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可撤销合同的情况主要有重大误解、一方欺诈、第三人欺诈、胁迫、显失公平这几种。

重大误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重大误解通常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的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情形。比如,把赝品当作真品进行交易,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因重大误解请求撤销合同。

一方欺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举例来说,商家故意隐瞒商品的真实质量问题,将有瑕疵的商品当作无瑕疵的商品卖给消费者,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了购买合同,此时消费者就属于受欺诈方,有权请求撤销该合同。

第三人欺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在房屋买卖中,中介为促成交易对买方进行欺诈,而卖方知道该欺诈行为,那么买方就可以请求撤销合同。

胁迫。《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比如,以暴力相威胁,迫使他人签订合同,受胁迫方可以撤销该合同。

显失公平。《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例如,在对方急需资金时,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对方的重要资产,这种合同就可能因显失公平被撤销。

可撤销合同的情况有哪些(0)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3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