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电商欺诈行为有哪些类型

2025-11-07 21:53:40
0 浏览
推荐律师
赵晓春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电商欺诈行为类型多样,主要包括虚假宣传欺诈、假冒伪劣商品欺诈、交易流程欺诈、售后服务欺诈等。

虚假宣传欺诈是常见的电商欺诈类型之一。商家可能会夸大商品的性能、功效、质量等。例如,一些化妆品商家宣称其产品具有美白、祛斑等神奇功效,但实际上并无相关资质和实际效果。还有商家可能会使用虚假的销量、好评数据来误导消费者,比如刷单刷好评,营造出商品很受欢迎的假象,吸引消费者购买。

假冒伪劣商品欺诈也较为普遍。部分电商商家会销售假冒知名品牌的商品,以次充好。比如售卖假冒的名牌运动鞋、手表等,这些假冒商品在质量上与正品相差甚远,却以接近正品的价格出售,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一些商家还会销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使用劣质材料制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交易流程欺诈包括多种情况。一种是设置价格陷阱,先提高商品价格再进行所谓的打折促销,让消费者误以为享受到了优惠。还有商家可能会以各种理由诱导消费者脱离正规的电商交易平台进行线下交易,一旦消费者付款,商家可能就会消失不见。有些不法分子会以系统故障、退款等为由,骗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资金,比如发送虚假的退款链接,诱导消费者点击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

售后服务欺诈也是消费者常遇到的问题。商家可能会拒绝履行售后承诺,比如商品出现质量问题后,以各种理由拒绝退换货。或者在维修商品时,故意夸大故障,收取高额的维修费用。一些商家还可能会拖延处理售后问题的时间,让消费者疲于应对。

电商欺诈行为有哪些类型(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419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