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退还彩礼可能面临被起诉的后果,若法院判决返还彩礼而拒不执行,可能会被强制执行,甚至可能影响个人信用记录和日常生活。
在我国,彩礼是一种传统习俗,但当出现特定情形时,根据法律规定,给付彩礼的一方有权要求对方返还彩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如果符合上述情形,给付彩礼方要求返还彩礼,而收受彩礼方拒绝退还,给付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一旦法院经过审理,认定符合返还彩礼的条件,会依法作出要求收受方返还彩礼的判决。
若收受方在判决生效后仍不退还彩礼,给付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
如果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法院判决,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触犯刑法,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同时,这种拒不执行判决的行为还会被记录在个人信用档案中,进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名单。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后,会在很多方面受到限制,例如限制高消费,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也会受到影响等,对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五条
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适用前款第二项、第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