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打赢官司后公司不给钱,可在判决书规定的履行期限届满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在劳动纠纷中,当劳动者胜诉但公司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支付义务时,申请强制执行是保障权益的重要途径。要明确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若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一审判决在送达后15天上诉期届满即生效;二审判决一经作出便生效。在判决书规定的公司履行支付义务的期限届满后,公司仍未给钱,劳动者就可申请强制执行。
需准备好申请强制执行所需的材料。一般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要详细写明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申请执行的事项及事实与理由等;生效的法律文书,即法院作出的判决书或调解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申请。通常是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会予以立案。
立案后,法院会采取一系列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公司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公司的财产等。若公司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相关责任人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院还可以将公司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限制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这会对公司的经营和信誉产生重大影响,促使其尽快履行支付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一条
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