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抚恤金争议如何诉讼

2025-11-07 02:50:45
0 浏览
推荐律师
张学军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广东飞博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抚恤金争议诉讼需先确定管辖法院,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受理立案后,参加庭审,最后等待判决结果。

要明确管辖法院。一般来说,因抚恤金争议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是遵循民事诉讼中“原告就被告”的一般原则,这样便于法院传唤被告、调查取证以及后续的执行等工作。

准备诉讼材料。最重要的是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即明确要求分割抚恤金的具体诉求,并阐述为何会产生该争议的事实情况;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证据方面,需要收集能证明自己主张的材料,比如亲属关系证明,用以证实自己是有权参与抚恤金分配的近亲属;可能还需要提供关于被抚恤人情况的相关证明,以及与抚恤金发放有关的文件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诉讼材料。法院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

立案后,按照法院的安排参加庭审。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需要围绕争议焦点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原告要充分阐述自己的主张和依据,被告则进行答辩和反驳。双方都应遵守法庭纪律,听从法官的指挥。

等待法院的判决。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庭审情况,依法作出判决。如果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抚恤金争议如何诉讼(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三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第一百二十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2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