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未成年致人轻伤怎么判刑

2025-10-31 09:26:28
0 浏览
推荐律师
龚永青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江苏金木天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未成年致人轻伤的判刑需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等具体情况判断。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致人轻伤,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致人轻伤,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致人轻伤,不承担刑事责任。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罚有着特殊且严谨的规定。刑事责任年龄是一个关键的划分标准。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致人轻伤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故意伤害罪,该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不过,考虑到其未成年人的身份,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体现了法律在惩罚犯罪的同时,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挽救原则。例如,在司法实践中,如果一个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因一时冲动致人轻伤,法院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可能会判处其拘役或者适用缓刑等相对较轻的刑罚。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致人轻伤并不在这个范围内,所以一般情况下,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致人轻伤不承担刑事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无需承担任何后果,其监护人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致人轻伤不承担刑事责任。同样,其监护人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并且相关部门会采取措施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监管,以防止其再次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对于未成年致人轻伤的判刑问题,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情况来综合判断,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

未成年致人轻伤怎么判刑(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167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