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无力偿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与老板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起诉等方式来解决。
当老板无力偿还工资时,劳动者有多种途径来维护自身权益。协商解决。劳动者可以与老板进行沟通,了解其无力支付工资的具体原因,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比如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明确还款时间和金额等。这种方式较为温和,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双方的关系,且如果老板有还款意愿,协商成功后能较快解决问题。
若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是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部门。劳动者可以携带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发现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拖欠工资的违法行为,会责令其限期支付工资。
申请劳动仲裁也是重要的途径。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在仲裁过程中,劳动者需要提供证据证明与老板之间存在劳动关系以及老板拖欠工资的事实。劳动仲裁委员会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还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如果老板在规定的期限内既不提出书面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果其他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程序,要求老板支付拖欠的工资及相应的赔偿。在诉讼过程中,劳动者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证据,以支持自己的诉求。劳动者在面对老板无力偿还工资的情况时,要及时采取合法有效的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
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