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他人二级轻伤,一般会涉及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刑事方面,通常以故意伤害罪论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民事方面,需承担受害人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对于造成他人二级轻伤的情况,有着明确的处罚规定。
刑事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这里所说的造成他人二级轻伤,通常就会按照故意伤害罪来定罪量刑。司法实践中,具体的量刑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例如,犯罪人的主观故意程度,如果是蓄意伤害他人导致二级轻伤,相较于因一时冲动、过失引发的伤害行为,量刑可能会相对较重。再如,犯罪人的事后表现,如果犯罪人在伤害行为发生后,主动投案自首,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相反,如果犯罪人存在逃避侦查、拒不认罪等情节,量刑可能会适当加重。
民事赔偿责任:除了刑事处罚外,造成他人二级轻伤的侵权人还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医疗费以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造成他人二级轻伤会面临刑事和民事两方面的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制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