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满一个月社保的计算通常是按实际工作天数占月工作日的比例来确定社保缴费基数,再依据当地规定的社保缴费比例计算应缴纳的社保费用。不过不同地区、不同公司在操作上可能存在差异。
社保缴费基数的确定。一般来说,社保缴费基数是根据员工的工资收入来确定的。当工作不满一个月时,会先计算出日工资,再根据实际工作天数算出该月的工资收入。例如,员工月工资标准为5000元,一个月按21.75个工作日计算,日工资约为229.89元。若该员工实际工作了10天,那该月工资收入约为2298.9元。这个工资收入就可能作为该月社保缴费的参考基数。
社保缴费比例。社保包含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部分地区已将生育保险并入医疗保险),不同险种的缴费比例在各地有所不同。以常见的缴费比例为例,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一般在16%-20%,个人缴费比例为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在6%-10%,个人缴费比例为2%左右;失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在0.5%-1%,个人缴费比例为0.2%-0.5%;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个人通常不缴费,单位缴费比例根据行业风险不同有所差异,一般在0.2%-1.9%。
计算社保费用。根据前面确定的缴费基数和当地的缴费比例,就可以计算出各项社保费用。如上述例子中,若当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6%,个人为8%,则单位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约为2298.9×16% = 367.82元,个人应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约为2298.9×8% = 183.91元。
不同情况处理。有些公司可能有自己的规定,比如不管工作天数多少,只要当月工作过就按整月标准缴纳社保;而有些地区可能规定,入职当月工作满一定天数(如15天)才会缴纳当月社保。还有可能存在补缴或退费的情况。若员工在月中入职或离职,可能会涉及到社保的补缴或退费问题,具体操作要按照当地社保部门的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