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律法果
0

刑事案件当庭宣判是不是就生效了

2025-10-24 15:47:39
0 浏览
推荐律师
鞠宏林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吉林享和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刑事案件当庭宣判并不意味着判决立即生效。当庭宣判只是宣告判决结果,但判决的生效需符合一定条件和经过相应的法定期间。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判决的生效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对于一审刑事案件,无论是当庭宣判还是定期宣判,都存在上诉、抗诉的期限。当庭宣判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一审判决作出后,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如果在上诉、抗诉期限内,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那么一审判决才会生效。而对于二审判决、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告即发生法律效力。所以,刑事案件当庭宣判只是告知当事人判决结果,判决是否生效要根据是否在法定上诉、抗诉期限内有人上诉、抗诉以及案件是否为终审判决等情况来确定,并非当庭宣判就立即生效。

刑事案件当庭宣判是不是就生效了(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七条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遇到法律疑问?
专业律师作答,预计3分钟获得回答
立即咨询
24小时免费咨询
问题答疑
最近已为294人解答法律疑问
手机提问 扫码提问更快捷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