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肇事逃逸后判定是否喝酒,可通过血液检测、呼气检测、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多种方式综合判定。
血液检测是判定酒驾最直接、最准确的方式。即便肇事逃逸,在逃逸后较短时间内被抓获,执法人员仍可带其去医院进行血液酒精含量检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是判定酒驾和醉驾的关键依据,根据相关规定,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饮酒驾车;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为醉酒驾车。
呼气检测也较为常用。虽然其准确性可能不如血液检测,但能在第一时间初步判断是否饮酒。如果在肇事现场或逃逸后不久被拦截,可使用呼气式酒精检测仪进行检测。不过,若逃逸时间较长,酒精在体内经过代谢,呼气检测结果可能不准确。
证人证言也具有重要作用。事故现场的目击证人、同车人员等,若能证明肇事司机在事故发生前有饮酒行为,比如看到其在饭店喝酒、闻到其身上有酒味等,这些证言可作为判定其喝酒的间接证据。
视听资料同样不容忽视。监控录像、行车记录仪等视听资料,若能记录下肇事司机饮酒的画面,或者显示其在驾驶过程中呈现出酒驾的异常状态,如行驶轨迹不稳定、操作不规范等,也能为判定其喝酒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判定过程中,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准确判定肇事司机是否酒驾。对于酒驾肇事逃逸这种严重违法行为,法律将给予严厉的制裁。
法律依据: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 4.1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认定为饮酒驾车。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认定为醉酒驾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