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两次酒后驾车,第一次酒驾一般会面临暂扣驾驶证、罚款等行政处罚,同时会受到政务处分;第二次酒驾除了更严厉的行政处罚外,若达到醉驾标准则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且会面临更为严重的政务处分,甚至可能被开除公职。
首先来看酒驾的相关情况。酒驾分为饮酒后驾驶和醉酒后驾驶。饮酒后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酒驾驶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对于第一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公职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会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公职人员违法行为情节轻微,且具有可以从轻或者减轻给予政务处分情形之一的,可以对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或者予以诫勉,免予或者不予政务处分。但通常情况下,酒驾行为会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
当公职人员第二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时,处罚会更加严厉。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会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从政务处分角度,由于是再次违法,情节相对严重,可能会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若第二次酒后驾车达到醉酒驾驶的标准,就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并处罚金。而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应当予以开除。所以这种情况下,公职人员很可能会被开除公职。公职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酒后驾车行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