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医疗纠纷正文

非法行医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2025-09-25 14:41:26  分类:医疗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赵晓春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赵晓春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江苏斐多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这种行为要承担民事、行政和刑事等多方面法律后果。民事上可能要对患者的人身损害进行赔偿;行政上会面临罚款、取缔等处罚;刑事上构成犯罪的会被判刑。

一、非法行医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非法行医需承担多方面法律后果。

1、民事赔偿责任

非法行医者在诊疗过程中,若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例如,非法行医者误诊导致患者病情延误,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成本,就需要对这些损失进行赔偿。

2、行政处罚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责令停止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医疗器械,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不足一万元的,按一万元计算。同时,对于相关责任人员也可能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3、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一般包括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造成突发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突发传染病病人贻误诊治或者造成交叉感染等情形。

非法行医要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0)

二、非法行医致人死亡会受到什么处罚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会受到严厉的刑事处罚。

1、定罪依据

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造成就诊人死亡的,以非法行医罪定罪处罚。这里强调了主体必须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若取得了合法资格但违反其他规定,一般不以此罪论处。

2、量刑标准

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确定具体的量刑,如非法行医者的主观过错程度、行医时间长短、是否有过相关违法记录等。例如,若非法行医者明知自己不具备相应的医疗技能和条件,仍然进行高风险的手术操作导致患者死亡,其主观恶性较大,量刑可能会接近法定最高刑。

3、附带民事诉讼

除了刑事处罚外,死者家属还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非法行医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等。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死者家属的经济损失和精神痛苦。

三、如何认定非法行医行为

认定非法行医行为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1、主体资格

非法行医的主体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医生执业资格的取得需要符合《执业医师法》等相关规定,包括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获得医师执业证书。未取得这些证书而从事医疗活动的人,属于非法行医的主体范畴。例如,一些没有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培训的人,擅自开设诊所进行诊疗活动,就属于典型的主体不合法。

2、行为特征

非法行医行为通常表现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包括诊断、治疗、康复等一系列医疗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没有在合法的医疗机构内进行,或者虽在医疗机构内,但行为人不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比如,在一些小作坊式的场所进行拔牙、输液等医疗操作,或者没有取得相关资质的人进行美容整形手术等。

3、主观故意

非法行医者通常具有主观故意,即明知自己没有医生执业资格,仍然从事医疗活动。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存在过失的情形,如行为人对自己的执业资格存在错误认识,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司法实践中,会综合考虑各种证据来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综上所述,非法行医会带来民事、行政和刑事等多方面的严重法律后果。无论是非法行医致人死亡的处罚认定,还是非法行医行为的认定,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判断标准。生活中还可能存在非法行医与合法医疗行为的界限模糊、非法行医的监管难题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判给谁
两岁之前离婚,孩子一般判给母亲。但存在特殊情况时也可能判给父亲。在法律层面,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通常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这主要是基于孩子年龄尚小,对母亲在生理和情感上的依赖更强,母亲在照顾幼儿方面往往也更有经验和耐心,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不过,并不是绝对会判给
朋友借了钱不还,怎么处理
朋友借了钱不还,可先尝试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考虑通过第三方调解,还可收集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当遇到朋友借了钱不还的情况,首先可以采取协商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最为直接和温和的解决途径。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与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友好、诚恳的态度提醒对方借
企业解散清算费用怎么计算的
企业解散清算费用没有固定统一的计算方式,其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来确定,主要涵盖清算期间的职工工资、办公费、公告费、差旅费、诉讼费等,不同企业清算费用差异较大。企业解散清算费用是在企业进行清算过程中为了完成清算工作而产生的各项支出。这些费用的产生是为了确保清算工作能够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