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公司章程违反法律时,股东可能需承担多种责任。若股东参与违法章程制定或修改,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责任,要对公司和其他股东的损失进行赔偿;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公司运营中,股东应保证公司章程合法合规。
当公司章程违反法律时,股东承担的责任需分情况来看。
1、民事责任
如果股东参与了违法公司章程的制定或修改过程,且该违法章程给公司或其他股东造成了损失,那么参与的股东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比如,公司章程中关于利润分配的条款违反了公司法规定,损害了部分股东的利益,受损害的股东有权要求参与制定该条款的股东进行赔偿。若因违法章程导致公司与第三方的合同无效或产生纠纷,给公司带来损失,股东也可能要对公司进行赔偿。
2、行政责任
若公司章程违反了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股东可能面临行政处罚。例如,公司章程中的经营范围登记违反了相关行业准入规定,公司可能会被责令整改,股东作为公司的出资人,可能会面临罚款等行政处罚。
3、刑事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公司章程的违法内容可能涉及犯罪行为。比如,章程中存在非法集资等违法条款,股东若明知并参与其中,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判定股东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何种责任有多个因素。
1、股东的主观过错
如果股东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公司章程被他人违法修改,且股东没有参与后续的相关决策,那么股东可能无需承担责任。但如果股东明知章程违法却不制止,甚至积极推动,那就要承担相应责任。
2、股东的参与程度
参与制定、修改违法章程的股东,比未参与的股东承担责任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在股东会决议修改章程时,投赞成票的股东要比投反对票或弃权的股东承担更重的责任。
3、损害后果
若违法章程没有造成实际的损害后果,股东承担责任的程度可能较轻。但如果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如公司破产、大量债权人利益受损等,股东承担的责任会更重。
为避免承担责任,股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法律学习
股东要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公司法等与公司章程密切相关的法律。这样在参与公司决策,包括制定和修改章程时,能够判断条款是否合法。
2、严格审查章程内容
在公司章程制定或修改时,股东要认真审查每一项条款,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律师。对于有疑问的条款,要及时提出并进行修改。
3、建立监督机制
公司可以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公司章程的执行和修改进行监督。一旦发现违法情况,及时纠正,避免股东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综上所述,公司章程违反法律时股东可能承担多种责任,责任的判定受多种因素影响,股东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避免承担责任。在实际中,还可能存在公司章程部分条款违法如何处理、股东承担责任后能否追偿等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