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他人名誉的立案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一般来说,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需相关人员自行向法院提起诉讼。立案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存在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情节严重等。公安机关立案时会先审查是否有犯罪事实、是否需追究刑事责任,符合条件才会立案。同时,也需考虑诽谤行为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
诽谤他人名誉的立案,首先要明确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通常需要被害人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种情况下可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1、立案条件
根据法律规定,要构成诽谤罪立案,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即故意编造虚假的事实;二是该虚假事实被散布,使不特定多数人知晓;三是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情节严重一般包括多次诽谤他人、造成他人名誉严重受损、导致他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后果。例如,甲多次在网络上编造并散布乙的虚假负面信息,导致乙在工作单位受到排挤,精神压力极大,这种情况就可能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
2、立案流程
如果是向法院提起自诉,被害人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如诽谤的文字材料、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撰写刑事自诉状,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对起诉材料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如果是公安机关立案,会先对案件进行审查,看是否有犯罪事实发生,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符合条件的才会立案侦查。

诽谤他人名誉立案需要充分的证据来支持指控。证据是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对于诽谤案件也不例外。
1、书证
书证是常见的证据类型,比如诽谤的书面材料,如信件、传单等。这些材料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诽谤的内容。例如,丙收到了一份匿名传单,上面编造了丙的虚假违法犯罪事实,这份传单就是重要的书证。网络上的帖子、文章等电子文档也属于书证范畴,需要及时进行截图、公证等固定证据的操作,以防止证据灭失。
2、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也是很重要的证据。了解诽谤情况的人可以作为证人提供证言。比如,丁听到戊在公开场合散布己的虚假谣言,丁就可以作为证人向司法机关陈述他所听到的内容。不过,证人证言需要证人具备相应的作证能力,并且证言要真实可靠,司法机关会对证人的身份、证言的真实性等进行审查。
3、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等。如果有记录诽谤行为的录音或录像,能够更直观地呈现诽谤的过程和内容。例如,庚用手机录制了辛诽谤自己的视频,视频中清晰地记录了辛编造虚假事实并散布的过程,这份视频就是有力的证据。
诽谤他人名誉的立案标准是判断是否构成犯罪、能否立案的重要依据。
1、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这是构成诽谤罪的核心要素之一。行为人必须是故意捏造虚假的事实,而不是基于误解或道听途说。比如,甲毫无根据编造乙贪污受贿的虚假事实,并且四处传播,这种行为就符合捏造事实的要件。如果只是对真实事件的夸大或歪曲,一般不构成诽谤罪的“捏造”。
2、情节严重
情节严重是立案的重要条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以下情形可认定为情节严重: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例如,丙在网络上发布的诽谤丁的文章,被点击了六千次,这种情况就可能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
3、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当诽谤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时,即使被害人未提起自诉,公安机关也可立案侦查。比如,通过诽谤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或者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情况,就属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范畴。
诽谤他人名誉的立案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立案方式、所需证据和立案标准等。在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诽谤行为的认定界限、立案后如何进行诉讼等相关问题。如果您在这方面有法律疑问,欢迎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