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归属个人或单位的界定需依据法律规定。一般来说,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通常属夫妻共同财产,但也有部分属个人财产,如一方因人身损害获赔等。判断是否归属单位,要结合财产来源、性质等综合考量,如单位出资购买且明确为单位所有的财产。
婚后财产归属个人或单位的界定,关键在于依据法律规定和具体财产情况。
1、婚后个人财产的界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即便在婚后,其性质不变。例如,一方在结婚前购买的房产,登记在自己名下,婚后该房产仍属于其个人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同样属于个人财产。这是因为该赔偿或补偿是对其身体伤害的弥补,具有特定人身属性。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也属于个人财产。比如,父母在遗嘱中明确表示某套房产由自己子女一方继承,那么该房产就属于子女的个人财产。
2、婚后财产归属单位的界定
如果财产是由单位出资购买,并且明确是供单位使用或者产权登记在单位名下,那么该财产应归属单位。例如,单位为员工配备的办公设备,虽然员工在工作中使用,但所有权属于单位。如果是基于单位的职务行为而获得的财产权益,如单位的业务合同收益等,也属于单位财产。
婚后财产归属个人存在多种具体情形。
1、人身属性相关财产
除了上述提到的因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补偿外,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也属于个人财产。比如,女士专用的化妆品、男士专用的剃须刀等,这些物品具有特定的人身使用属性,应归个人所有。
2、特殊约定财产
夫妻双方可以通过书面协议约定婚后某些财产归一方所有。这种约定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就是有效的。例如,夫妻约定婚后各自的工资收入归各自所有。
3、继承或赠与明确指定财产
如前面所述,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只归一方的财产,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个人财产情形。
婚后财产归属单位有其判断依据。
1、出资情况
如果财产是由单位全额出资购买,那么在没有其他相反约定的情况下,该财产很可能归属单位。例如,单位出资为员工购买的车辆用于工作业务,车辆所有权一般属于单位。
2、使用用途
财产的使用用途如果是为了单位的业务开展、生产经营等,通常也表明其归属单位。比如,单位的生产设备,专门用于单位的生产活动,属于单位财产。
3、产权登记
产权登记是判断财产归属的重要依据。如果财产登记在单位名下,那么在法律上该财产就属于单位所有。例如,单位购买的房产登记在单位的法人名下,该房产就是单位财产。
综上所述,婚后财产归属个人或单位的界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如财产来源复杂、约定不明确等。如果您在婚后财产归属方面存在疑问,或者遇到相关纠纷,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专业律师会为您解答法律问题。
律法果所有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建议咨询在线律师!内容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
© XunRuiCMS 2025 律法果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3034512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