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交通事故正文

事故责任认定书最晚何时能拿到

2025-11-25 05:44:26  分类:交通事故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马科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马科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宁夏言成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间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当事人申请复核的,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在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核结论。这些时间规定能保障事故处理的效率和公正性。

一、事故责任认定书最晚何时能拿到

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间需要分情况来看。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这里针对的是一般的交通事故,事实相对清晰,证据容易收集的情况。

1、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如果是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这是因为逃逸案件需要花费时间去追查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只有在确定了相关信息后,才能准确制作认定书。

2、需要检验、鉴定的情况

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检验和鉴定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比如对车辆性能、痕迹等进行检测,只有在这些结果确定后,才能综合各方面因素来认定事故责任。

事故责任认定书最晚何时能拿到(0)

二、事故责任认定书复核后多久能重新拿到

当事人对事故责任认定书有异议的,可以申请复核。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自受理复核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对下列内容进行审查,并作出复核结论。

1、复核的审查内容

包括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责任划分是否公正、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及认定程序是否合法等。在这三十日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对这些方面进行全面审查。

2、重新出具认定书的情况

如果复核后认为原认定有误,需要重新调查、认定的,原办案单位应当在十日内依照规定重新调查,重新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撤销原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所以,从申请复核到重新拿到认定书,最长可能需要四十天左右。

三、重大事故责任认定书出具时间有何特殊规定

重大事故由于其复杂性和严重性,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间可能会有特殊之处。

1、调查难度大

重大事故往往涉及到更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场情况复杂,证据收集和分析的难度较大。比如一些大型的交通事故,涉及多辆车连环相撞,可能需要对每辆车的行驶轨迹、碰撞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这就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2、检验鉴定要求高

对于重大事故中的车辆、人员伤亡等情况,检验和鉴定的要求更为严格。可能需要进行更专业、更全面的检测,这也会导致检验鉴定的时间延长。但总体来说,还是要遵循上述的一般时间规定,只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接近最晚的时间才出具认定书。

综上所述,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出具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同情况有不同的时间规定。在实际生活中,还可能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影响认定书的出具时间,比如恶劣天气影响现场勘查等。如果大家在事故责任认定方面还有其他疑问,例如对认定书内容有争议该如何进一步维权等,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