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律法果 法律知识劳动纠纷正文

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忘记续签咋办

2025-11-24 11:17:11  分类:劳动纠纷  浏览:0
来源 律法果
0
李芊律师头像 推荐律师
李芊
执业认证
实名认证
泰和泰(太原)律师事务所
咨询律师

当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忘记续签时,应及时协商续签事宜。若超过一个月未续签,劳动者可要求支付双倍工资;若超过一年未续签,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方需明确各自权利义务,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一、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忘记续签咋办

当劳动合同到期双方都忘记续签时,首先不必惊慌,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及时协商续签

一旦发现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尽快进行沟通协商。双方可以就合同的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等条款进行重新确认和协商。如果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应立即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未及时续签的法律后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也就是说,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后超过一个月用人单位仍未与劳动者续签,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3、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此时,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否则将面临更高的赔偿责任。

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忘记续签咋办(0)

二、劳动合同到期忘记续签有哪些赔偿

劳动合同到期忘记续签可能涉及到赔偿问题。

1、双倍工资赔偿

如前文所述,用人单位自劳动合同到期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续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这里的双倍工资是从劳动合同到期后的第二个月开始计算,直到双方签订新的劳动合同或者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为止。

2、经济补偿

如果是用人单位提出不续签劳动合同,除了可能要支付双倍工资外,还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违法解除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在未续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赔偿金的标准是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三、如何避免劳动合同到期忘记续签

为了避免劳动合同到期忘记续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提醒机制

用人单位可以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置劳动合同到期提醒功能。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定时间,系统自动提醒相关负责人与劳动者进行续签事宜的沟通。劳动者也可以自行设置提醒,关注自己劳动合同的到期时间。

2、提前协商续签

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到期前一个月左右,主动与劳动者进行沟通,了解劳动者的续签意愿。如果双方都有续签意向,应尽快协商合同条款并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3、规范续签流程

用人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劳动合同续签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从提醒、协商、起草合同到签订合同,每个步骤都要严格按照流程执行,确保续签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到期双方忘记续签时,应及时处理以避免法律风险。无论是赔偿问题还是避免忘记续签的方法,都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关注。比如劳动合同续签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续签合同的条款有哪些注意事项等问题可能大家也比较关心。如果您在劳动合同续签方面还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进一步了解:
文章版权律法果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专题

精选问答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会怎么样
取保候审期间被拘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违反了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变更为逮捕,继续羁押在看守所,并且之前缴纳的保证金可能会被没收。在刑事诉讼中,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由生活和工作,同时确保其遵守相关
汽车担保人有什么风险
汽车担保人的风险主要包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个人信用受损、可能面临财产损失等。当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汽车贷款时,担保人要承担偿还责任。在一般担保的情况下,银行会先向借款人追讨欠款。如果借款人确实没有能力偿还,银行才会要求担保人履行担保义务。而在连带责任担保中,银行有权直
断绝母子关系怎么办理手续
在我国,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无法通过法律程序办理断绝手续;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如养母子关系,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解除。首先需要明确,母子关系分为自然血亲的母子关系和拟制血亲的母子关系。自然血亲是基于生育事实而产生的亲属关系,这种关系是基于生物学上的联系,具有不可选择性和不
借款没约定利息能否要求支付利息
借款没约定利息,一般不能要求支付利息。但存在特殊情况,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非自然人之间借款没有约定利息或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合同内容、当地或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报价利率等因